武昌三层楼附近大学学校,武昌三层楼在哪里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武昌三层楼附近大学学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武昌三层楼附近大学学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武昌三层楼来历?
据《武昌要览》记载,三层楼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西靠临江处有一条新河。清末,渐有人居住,多有商贩在此摆摊设点做生意,逐步形成武昌城外的集市贸易场所和连接城乡往来的水陆码头集散之地。
1912年,随着市场的发展,一位喻姓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幢青砖木结构瓦屋面的三层楼房,底层开杂货锦,二楼开茶馆,三楼为说书场和皮影戏场,供来此商贸之余的人喝茶、***、休憩,因而生意兴隆,远近闻名。作为这里第一幢三层楼房,它如鹤立鸡群般高踞于四周稀落的棚屋茅舍之上,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志,经过口口相传,人们约定俗成的称呼这一带为“三层楼”。
百年沉淀,留下刻痕印记
时光加速改变着城市的容颜,人们也在加速纪念着心底那份无法割舍的情怀。伴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昔日繁华热闹的三层楼房因扩路建设需要而拆除,但人们对它的记忆并没有被抹灭,“三层楼”仍被居民作为地名留传至今。
“前方到站三层楼站”伴随着公交车清脆悦耳的播报声,追随着历史的足迹来到三层楼旧址,经过百年的洗礼,三层楼房摇身一变成为如今三栋二十余层的住宅小区,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表示,自打他们记事起这里就叫三层楼,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楼不在了但是我们还是习惯叫三层楼,它不仅仅是地名,更承载着我们一代人的记忆。
三层楼公交站。 通讯员供图
和平大道平行穿过,车辆往来频繁,道路旁商店林立,如今的三层楼依旧热闹而富有生机,公共汽车16路、511路、514路等12条线路经此,三层楼公交站以现代化的方式承载记录着厚重的地方历史特色。
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都是时代赋予三层楼这个老地名的生命力。它历经百年而又风华正茂,波澜不惊而又耐人寻味……
武汉三层楼的由来?
1912年,从事营造业的资本家喻兴隆在今和平大道445号处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底层开杂货锦、棺材铺,二楼开茶馆,三楼为说书场和皮影戏场,生意兴隆,远近闻名。
这座三层楼房高踞于四周平房草棚之上,非常突出,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志,人们遂以三层楼泛指这一地区。
解放后扩建和平大道时,原楼已经拆除,但三层楼仍为这一带的区片名称。由武昌至红钢城的16路公共汽车在此设三层楼站。附近有条小街,至今仍叫三层楼街。
登鹳雀楼是什么楼?
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昌三层楼附近大学学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昌三层楼附近大学学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umaxmotor.com/post/72782.html发布于 2024-10-22